[1] |
黄榕, 丁晓昌. 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7): 100-113. |
[2] |
王占魁. 培养“教师—学者”:重温威廉•巴格莱的教师教育哲学[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7): 48-57. |
[3] |
朱晓宏, 王蒙. 教师教育大学化:反思与重构[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3): 75-88. |
[4] |
霍力岩, 孙蔷蔷, 龙正渝. 中国高质量学前教育指标体系建构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1): 1-18. |
[5] |
杨欣. 教育评价改革的算法追问[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1): 19-29. |
[6] |
周作宇. 论教育评价的治理功能及其自反性立场[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39(8): 1-19. |
[7] |
龙宝新. 学科内卷化时代的教师教育学科建设[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39(8): 83-93. |
[8] |
雷万鹏, 马红梅, 黄华明. 基于学生成绩残差分解技术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39(7): 84-91. |
[9] |
谢晨, 尹弘飚. 教师视角下教研工作质量与发展均衡程度的省际比较[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39(5): 55-67. |
[10] |
赵勇. 教育评价的几大问题及发展方向[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39(4): 1-14. |
[11] |
李刚, 辛涛. 基础教育质量的内涵与监测评价理论模型[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39(4): 15-29. |
[12] |
陈慧娟, 辛涛. 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的演进与未来走向[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39(4): 42-52. |
[13] |
陈华龙, 殷飞飞. 师范性与学术性:华东师范大学建校初期的探索[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39(10): 51-64. |
[14] |
黄雨恒, 周溪亭, 史静寰. 我国本科课程教学质量怎么样?——基于“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的十年探索[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39(1): 116-126. |
[15] |
张学文. “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需要怎样的质量评价观?——基于排行性评价视角的哲学省思[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4): 84-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