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斌贤. 儿童年龄分期:重构教育历史的概念工具[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3): 1-9. |
[2] |
刘志军. 留守经历与退缩型人格——基于新生代外来工的实证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3): 40-56. |
[3] |
朱旭东, 李秀云. 论儿童全面发展概念的多学科内涵建构[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2): 1-16. |
[4] |
袁振国, 黄忠敬, 李婧娟, 张静. 中国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水平报告[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39(9): 1-32. |
[5] |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一村一园”计划课题组. 教育精准扶贫:“一村一园”计划乐都十周年效果评估[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39(7): 107-126. |
[6] |
张华. 论杜威的儿童课程观[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39(6): 43-57. |
[7] |
郭戈. 论陈伯吹的教材思想[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39(12): 116-125. |
[8] |
孙立会, 胡琳琳. 编程真的能促进儿童的个体发展吗?——基于28 项实验和准实验研究的元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39(11): 45-58. |
[9] |
李姝雯, 李曼丽. 儿童书面言语的因果表达及逻辑思维特征研究——一项基于1800名小学生作文的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39(11): 59-72. |
[10] |
陈武元, 贾文军. 大学生在线学习体验的影响因素探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38(7): 42-53. |
[11] |
张偲琪, 史耀疆, 王蕾, 杨宁, 刘步瑶, 党瑞瑞, 白钰. 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儿童早期发展与其照养人养育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38(6): 102-115. |
[12] |
胡玲, 杨博.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6—2018年我国150所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的数据[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38(12): 64-75. |
[13] |
冯娉婷, 肖磊峰, 周达, 刘启蒙, 刘坚. 家长教育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对S省140所高中的调查[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38(12): 99-108. |
[14] |
卜玉华, 钟程. 课堂空间中儿童形象的产生机制:权力抑或教育?[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6): 27-35. |
[15] |
王博雅, 李珊珊, 岳爱, 李英, 史耀疆. 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3): 47-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