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卜玉华, 齐姗. 融合育人:学校与基层社会关系的历史脉络、现有经验与关键对策[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6): 38-46. |
[2] |
余胜泉.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路径[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3): 62-71. |
[3] |
蔡慧英, 董海霞, 陈旭, 顾小清. 如何建设未来学校:基于智能教育治理场景的前瞻与审思[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9): 45-54. |
[4] |
杨钋, 颜芷邑. 寄宿如何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8): 67-82. |
[5] |
王大泉. 教育法典编纂的现实意义与实现路径[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5): 1-7. |
[6] |
刘宁, 吴思雅. 教育法典中《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法典化问题[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5): 100-107. |
[7] |
王海军. 法典编纂史对中国制定教育法典的镜鉴[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5): 108-117. |
[8] |
段斌斌. 教育法典的体例结构:域外模式与中国方案[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5): 118-129. |
[9] |
王思杰. 国外民法典对中国教育法典编纂进路的启示——以近代四部《民法典》为考察中心[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5): 130-142. |
[10] |
申素平, 周航. 论教育法典的核心概念:基于法律行为与行政行为的启示[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5): 17-27. |
[11] |
秦惠民, 王俊. 比较与借鉴:我国教育法法典化的基本功能与基本路径[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5): 28-39. |
[12] |
彭宇文. 理性主义的教育法法典化:理想与现实之间[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5): 40-52. |
[13] |
李红勃. 教育法典的制度定位与逻辑框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5): 53-62. |
[14] |
任海涛. 教育法典分则:理念、体系、内容[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5): 63-76. |
[15] |
晋涛. 论教育法典的生成路径[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5): 77-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