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德胜. 表现的学校与教育的危机[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6): 16-26. |
[2] |
汪华, 孙霄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的法治建设及其时代发展[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5): 136-143. |
[3] |
田志磊, 黄春寒, 赵俊婷. 支出功能分类:一种教育财政研究新工具[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2): 81-93. |
[4] |
李莉莉, 关宏宇, 罗斯高. 学校层面的支出和学生学业表现的相关关系——基于西部贫困农村地区的实证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 36(6): 100-106+158. |
[5] |
湛中乐, 黄宇骁. 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的法理解读——以家永三郎教科书案为例[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 36(5): 148-160+171. |
[6] |
于安. 公立高等学校的依法治理问题——基于公益服务原则的制度性观察和思考[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 36(2): 29-37+153. |
[7] |
关保英. 依法治校:价值、内容与实现路径[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 36(2): 38-45+154. |
[8] |
于浩. 我国民办学校利益关系法治化研究——以财税法为视角[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 36(2): 46-53+154. |
[9] |
胡金木. 现代学校治理的制度之善[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 36(2): 54-59+154+155. |
[10] |
范涌峰, 宋乃庆. 学校特色发展测评模型构建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 36(2): 68-78+155+156. |
[11] |
孙雪连, 李刚. 参与民主:学校管理方式的转变[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 36(1): 29-34+160. |
[12] |
袁征. 国际法与中国的私立学校——兼论“民办教育”的概念问题[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 35(6): 27-35+153. |
[13] |
赵伶俐. 以目标与课程为支点的美育质量测评——为了有效实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 35(5): 87-99+161. |
[14] |
孙时进, 施泽艺. 校园欺凌的心理因素和治理方法:心理学的视角[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 35(2): 51-56+119. |
[15] |
黄晓婷, 吴方文, 宋映泉. 农村寄宿制学校同伴侵害对内化行为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 35(1): 93-101+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