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华, 吴刚平. 学校课程领导的行政属性与专业属性[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8): 104-113. |
[2] |
尹弘飚, 秦晗. 教师专业学习社群研究:范式、旨趣与论述[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3): 61-77. |
[3] |
王陆, 马如霞, 彭玏. 教师是如何发展的?——一项基于经验学习圈理论的刻画与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2): 30-45. |
[4] |
陈时见, 柴恋琪. 新时代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价值、逻辑与路径[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10): 60-68. |
[5] |
朱守信, 程天君. 非师范专业人员“转行从教”的身份建构: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10): 69-82. |
[6] |
吴开俊, 朱星谕, 黄炳超. 以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优化研究————基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视角[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10): 83-97. |
[7] |
郑永和, 杨宣洋, 王晶莹, 李佳, 卢阳旭, 李书惠, 杨玉静, 张晓琳. 我国小学科学教师队伍现状、影响与建议:基于31个省份的大规模调研[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4): 1-21. |
[8] |
王占魁. 培养“教师—学者”:重温威廉•巴格莱的教师教育哲学[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7): 48-57. |
[9] |
朱晓宏, 王蒙. 教师教育大学化:反思与重构[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3): 75-88. |
[10] |
祝刚, [美]丹尼斯•舍利. “第四条道路”关照下的教育领导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进路与实践样态——祝刚与丹尼斯•舍利教授的对话与反思[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2): 114-126. |
[11] |
李军. 论教育改进科学:迈向改进型组织的艺术[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12): 1-13. |
[12] |
卢晓东. 适应、重混与涌现:新时代第二学士学位教育的定位与定性[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10): 1-16. |
[13] |
郑鑫, 刘源, 尹弘飚. 文化与情境是如何影响教师学习的?——以中国教师学习共同体研究为例[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10): 29-41. |
[14] |
程介明. 教研:中国教育的宝藏[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39(5): 1-11. |
[15] |
魏易, 罗滨, 林秀艳, 杨智君, 王梦. 区域教研对学生学业成绩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39(5): 12-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