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导航切换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首页
关于本刊
期刊沿革
组织架构
期刊荣誉
编委会
编辑团队
学术动态
本刊活动
国内会议
国际会议
投稿审稿
投稿须知
作者投稿
编辑审稿
专家审稿
主编审稿
读者中心
最新出版
专刊
高被引文章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全年目录
按栏目浏览
过刊浏览
征订启事
留言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29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1-06-20
上一期
下一期
全
全选
选:
导出引用
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ProCite
BibTeX
RefWorks
隐藏/显示图片
校庆60周年笔谈
Select
永记母校人师经师之恩
卓晴君
2011 (
2
): 1-3.
摘要
(
1243
)
HTML
(
40
)
PDF
(1027KB) (
1819
)
今年是母校华东师大60华诞,也是我入学母校60周年。从1951年我进母校教育系学习、1955年毕业留校到1960年初调中央宣传部,在母校8年半时间。在这8年半时间里,特别是4年学习生活,在母校培育下,我奠定了正确的人生根基和扎实的知识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教育实践是教育理论的源泉
邱学华
2011 (
2
): 4-6.
摘要
(
1410
)
HTML
(
144
)
PDF
(948KB) (
2507
)
我16岁那年,高一还没有读完,就到农村当代课教师,从此开始我的教育生涯,风风雨雨度过了60个春秋,恰好今年也是母校华东师大60年华诞。60年来,我做了一件重要的工作: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尝试教学理论,从中充分证明了“教育实践是教育理论的源泉”这一真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培根 育种 互结良缘 ———基础教育本体改革在急
张法坤
2011 (
2
): 7-10.
摘要
(
1032
)
HTML
(
42
)
PDF
(952KB) (
1664
)
严重的两分离现实路人皆知,“学而优则仕”、“唯有读书高”的中国社会教育文化,源远流长,根深蒂固。如今,“应试教育”的意识,仍然禁锢住人们的脑袋,束缚着众人的言行。认可的有,敬畏的有。更多的则是,虽厌恶它,但又只能屈服它或依靠它。因为“高考指挥棒”还在挥舞,决定着孩子们的未来,以及家长们和教师们的命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育理论
Select
教育价值的多元与教育评价范式的转变
戚业国, 杜瑛
2011 (
2
): 11-18.
摘要
(
1566
)
HTML
(
504
)
PDF
(954KB) (
2509
)
教育评价对教育活动的现实影响越来越大,但教育评价中的争议与矛盾也越来越突出,究其根源在于教育评价的价值基础,原来基于强势主体价值的教育评价难以适应多元价值的教育现实。以往的教育评价范式主要建立在教育价值唯一或确定的基础上,现代教育价值趋于多元,教育评价范式面临全面转换的现实需要。本文分析了教育评价的矛盾根源,总结了教育评价的已有范式,提出了我国教育评价范式转换的主要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多元冲突中的教育理想:整合与追寻
周兴国
2011 (
2
): 19-25.
摘要
(
1413
)
HTML
(
26
)
PDF
(948KB) (
2303
)
教育理想作为教育的完善境界,既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理想的教育状态;既体现在教育的实践展开中,也体现在教育哲学的理论阐述中。教育哲学流派的多元纷呈预示着教育理想的多元冲突,也造成了教育理想追寻的实践困境。为消解教育理想的多元冲突,教育实践需要从学校教育的过程性以及个体发展的多层面和多方面性出发,以一种更加灵活的立场与态度,对各种不同的教育理想加以整合。由此,每一种教育理想都能够在教育实践中找到其应有的位置,同时每一种教育实践都能够根据个体发展的需要与可能,来追寻不同的教育理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百年中国乡村教育变迁的动因及其展现形式
容中逵
2011 (
2
): 26-32.
摘要
(
1518
)
HTML
(
22
)
PDF
(955KB) (
2039
)
百年中国乡村教育变迁之所以出现如此那般的历时态与共时态,乃由各具内涵特质的“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双方交锋及其结果所致。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游击战、阵地战、观望战博弈过程中,决定二者胜负的关键在于各自体系的严谨性、生机控制性及其为当时人们所认同接受的广度与深度,而最终决定乡村教育变迁演进实况的则是特定历史时期民众对二者内涵特质的认知理解与对二者关系的把握处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选择与平等:利益分化时代教育改革的辩证法
黄学军
2011 (
2
): 33-38.
摘要
(
1210
)
HTML
(
22
)
PDF
(952KB) (
1782
)
教育改革不能脱离特定的时代背景。利益分化是今日之中国的重要社会特征,三十年来,中国社会逐步从利益一元走向利益分化。利益一元社会中的教育需求是同质化的,利益分化带来了教育需求上的多样化和教育选择。利益分化必然伴随着利益整合,利益整合要求更高的教育平等。教育改革需要兼顾教育选择和教育平等,保持两者的动态平衡。面对教育上的双重需求,政府或社会可以从三个方面推进教育改革,分别是均衡基础上的多样化发展,绩效责任基础上的自主办学,弱势补偿基础上的自主选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心理学
Select
阻碍效应的理论研究述评
陈琳, 莫雷, 徐贵平, 郑允佳
2011 (
2
): 39-46.
摘要
(
1698
)
HTML
(
25
)
PDF
(958KB) (
2804
)
阻碍效应的研究对学习机制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联结主义学派和认知主义学派都对阻碍效应的机制进行了系统探讨。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认为阻碍效应的存在是刺激之间竞争的结果,而认知学习理论认为阻碍效应是人们理性推理的结果。文章对阻碍效应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并从学习双机制角度对阻碍效应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整合观及其当代启示
方双虎
2011 (
2
): 47-55.
摘要
(
1487
)
HTML
(
22
)
PDF
(955KB) (
2575
)
威廉•詹姆斯在心理学史上第一次对他以前的心理学思想进行了整合,建构了一种整合的心理学,这种心理学在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主题等方面都是整合的。詹姆斯的心理学整合观是一种“星丛观”,即坚持“有差别的统一”,也就意味着心理学的整合是一种多元的整合,而不是一元的整合。詹姆斯的心理学整合观对当前心理学研究工作的启示表现为:树立大心理学观;实现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大整合;大力发展理论心理学,实现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有机结合;面向生活世界,大力加强应用心理学的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合作学习情境中的成就目标研究
陈勇, 姚梅林
2011 (
2
): 56-61.
摘要
(
1225
)
HTML
(
21
)
PDF
(954KB) (
1926
)
目前成就目标研究的视角逐渐从个体学习情境转向合作学习情境,并着重围绕掌握趋近和表现趋近这两种典型的成就目标在同伴知觉、合作交流模式、冲突管理方式及社会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及其对学业成绩的不同影响展开了研究。不同成就目标间的交互作用及其发展变化特点的探讨是合作学习情境中成就目标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进化心理机制”是解读“无生物功能之用”的文化产品的钥匙 ———论斯蒂文•平克进化心理学的文化心理观
李海燕
2011 (
2
): 62-69.
摘要
(
1489
)
HTML
(
19
)
PDF
(950KB) (
2007
)
西方著名进化心理学家斯蒂文•平克的文化心理观可以概括为:进化心理机制是解读文化产品所隐含的文化心理的钥匙。平克的进化心理学的文化心理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文化产品———文学、艺术和音乐———进行了适应器和副产品的科学界定;对从进化心理学角度研究文化产品所隐含的文化心理问题加以定位,即其研究目标是解释人类与“无生物功能之用”的文化产品之间的关系;对进化心理学的文化心理研究进行界定和梳理。本文作者认为,平克提出的从进化心理学角度进行文化心理研究的思想十分新颖,对我国进化心理学的多学科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育史
Select
儒家的三种传统及其现代命运
叶飞
2011 (
2
): 70-76.
摘要
(
2315
)
HTML
(
21
)
PDF
(953KB) (
1942
)
儒家传统的内部结构具有多维性的特征。在以往的“一元分析框架”下,儒家传统往往被当作一个模糊的整体而遭受全面的否定或全面的肯定。这既违背了历史事实也违背了逻辑规律。因为,儒家传统的内部结构是多维、多层面的,不可能以一概全地加以肯定或否定。我们在此所提出的“三维分析框架”,主张从三个层面来解析儒家传统的内部结构:官方制度层的儒家传统、民间草根层的儒家传统和知识分子层的儒家传统。这三个层面的儒家传统由于其内涵、特性的显著差异,导致了它们在现代性的社会背景下形成了不同的适应力和生命力,因而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着截然不同的命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一项备受争议的教育制度 ———清末学堂奖励出身制度述评
陈胜
2011 (
2
): 77-82.
摘要
(
1488
)
HTML
(
19
)
PDF
(954KB) (
1962
)
学堂奖励出身制度是清末教育变革的产物。从其诞生伊始,新教育即面临着严重的生源和认同危机。为鼓励兴学和就学行为,清政府对高等小学以上的学堂毕业生进行某种出身奖励。学堂奖励出身制度一方面有力地促进了清末新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对清末以来的学风等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民国初年由学堂向学校嬗变过程中传统文化的断层及其补救
栗洪武
2011 (
2
): 83-89.
摘要
(
1883
)
HTML
(
18
)
PDF
(948KB) (
2518
)
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新式学堂,与传统的旧式学校相比较,是历史的一大进步。民国初年,由学堂转变为学校,中国传统的教育体系彻底被打破,一种新的教育制度逐步确立,尤其在学校教育中废除“读经科”和以孔孟之道为中心的教育内容,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出现断层。这种“矫枉过正”的做法在当时虽显示了历史的进步性,但从长远来看也是历史的一个重大失误。学校教育在传承文化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无法代替的。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补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论德国教育史学的民族传统
周采
2011 (
2
): 90-96.
摘要
(
1433
)
HTML
(
18
)
PDF
(955KB) (
2145
)
19世纪被称为“历史学的世纪”,历史学成为大学的一门专业性学科,以兰克为代表的“科学的历史学”的学术研究方法得到全世界的极大尊重。但19世纪德国历史学家对现代德国历史命运负有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及其对德国教育史学科的影响在我国尚未引起足够注意。本文从19世纪德国经历的深刻思想变迁、近代德国历史学的民族特征、1945年以来德国历史学界的反思以及对德国教育史和德国教育史学史研究的启示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尤其重视德国教育史研究的政治语境,期盼引起教育史同行的关注和讨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