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29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1-09-20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教育理论
    福柯知识权力理论及其教育学意蕴
    李孔文, 王嘉毅
    2011 (3):  1-9. 
    摘要 ( 2098 )   HTML ( 1194 )   PDF(1024KB) ( 3759 )  
    福柯知识权力理论与其学术发展是相适应的,沿着“考古学谱系学伦理学”,认识型的更迭反映了知识的自主与回归,主体的微观权力是力量关系,知识权力的共生关系形成了现代社会的真理制度,解决策略为局部斗争和生存美学。在教育领域,福柯知识权力理论在主体观、知识观、师生观、目的观、价值观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道德教育:在正当与有效之间寻求平衡
    严从根, 冯建军
    2011 (3):  10-20. 
    摘要 ( 1450 )   HTML ( 205 )   PDF(1016KB) ( 1904 )  
    人是道德的创造者和道德存在的重要目的,尊重个体道德自由权的正当性追求理应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追求。国家虽然是个人的集合体,但是它不是个人意志的简单集合,它一旦形成就会有自己的独特诉求,忽视国家诉求的道德教育很容易瓦解支撑共同体的统一价值观,促使个体社会化的有效性追求也应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追求。但是,正当的道德教育并不一定就是有效的,有效的道德教育也不一定就是正当的。正当性追求和有效性追求之间时常会发生冲突。只有基于基础性权力之上,道德教育才能消解这种冲突,才能在正当与有效之间求得平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教师良心拒绝与正当不服从及其限度
    吴元发, 扈中平
    2011 (3):  21-27. 
    摘要 ( 1991 )   HTML ( 27 )   PDF(934KB) ( 2543 )  
    本文通过假设教师具有“教学人员”与“学者”双重角色,尝试把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区分为三类,试图探讨教师基于不同角色而对不同类型的问题可以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论证“作为教学人员的教师”由于其职责特殊性,对第一、二类问题应该本着对社会秩序的关怀而进行服从,对第三类问题可以私下运用自己的理性而进行良心拒绝。指明“作为学者的教师”对三类问题都可以在公众场合公开运用自己的理性而采取不服从的态度。但基于两种角色的教师行为都应有严格的限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教师专业自主权的实践尺度
    林成堂, 江玲
    2011 (3):  28-32. 
    摘要 ( 1545 )   HTML ( 24 )   PDF(920KB) ( 2050 )  
    社会对教师专业自主权持有封闭性、占有性与绝对性等片面认识。构建专业自主权的实践尺度,正确认识其本质属性,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行使专业权利与履行专业义务。教师专业自主权应是权与责的统一,体现专业权与责的平衡;兼有集体性与个体性、手段性与目的性;是一种与其他主体对话、共存、协商、互惠的专业权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责任伦理视角下的教育改革主体责任
    朱丽, 赵汉华
    2011 (3):  33-37. 
    摘要 ( 1282 )   HTML ( 24 )   PDF(915KB) ( 1687 )  
    责任伦理是一种伦理新维度,是一种前瞻性责任。教育改革是一项道德实践活动,应该遵循责任伦理。在责任伦理的视角下,教育改革的不同主体都应承担一定的责任。同时,为了确保责任的实现,还需要建立一些制度,主要是决策前的制衡机制、民主监督制以及责任追究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奖优惩劣思想提高区分度的综合评价方法
    冯晖, 王奇
    2011 (3):  38-42. 
    摘要 ( 1235 )   HTML ( 26 )   PDF(891KB) ( 1718 )  
    综合评价结果中经常出现多个评价对象的价值相近、难以有效区分优劣程度的现象。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奖优惩劣思想的综合评价方法,而且奖惩的比例是可调控的,并以实例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评价对象的区分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心理学
    文化发展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和研究取向
    马川, 李晓文
    2011 (3):  43-48. 
    摘要 ( 1325 )   HTML ( 25 )   PDF(889KB) ( 1989 )  
    从“文化”概念的辨析入手,通过比较跨文化心理学、交互文化心理学以及文化发展心理学对“文化”的不同理解,可以阐明文化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焦点。通过分析文化发展心理学关于符号中介及发展机制的理论假设和核心观点,可以进一步阐明文化发展心理学的发展研究方法论探讨和研究主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空间记忆的内在参照系理论及研究进展
    李晶, 张侃
    2011 (3):  49-54. 
    摘要 ( 1421 )   HTML ( 23 )   PDF(894KB) ( 2574 )  
    内在参照系理论提出,人在记忆环境中物体位置时会先指定一个方向,以此为基础建立内在参照系进行表征,并强调这种表征方式在空间记忆中占主要地位。该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内在参照方向的选择,通常采用相对位置判断和部分场景再认范式进行研究。目前研究者们主要关注各种空间因素对于内在参照系建立的影响,包括场景结构、观察视点和物体朝向等。在未来研究中,首先可以考虑采用新的实验范式继续讨论内在参照系与自我中心参照系的关系,也可引入新的空间因素以及人口学变量来探讨它们的影响,并加大脑机制方面的研究力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焦虑、抑郁青少年的情绪调节内隐态度
    马伟娜, 桑标
    2011 (3):  55-61. 
    摘要 ( 1449 )   HTML ( 29 )   PDF(890KB) ( 2045 )  
    以180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及抑郁自评量表筛选出高焦虑、高抑郁个体,情绪调节版内隐联想测验、情绪调节策略问卷作为研究工具,探讨其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及其相关因素,结果发现:(1)高、低焦虑组和高、低抑郁组在情绪调节内隐态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且焦虑、抑郁程度越高,越倾向于对情绪控制持消极态度;(2)随着焦虑程度的不断提高,个体对消极情绪刺激习惯使用的忽视策略则越少,习惯使用重视和抑制策略则越多;(3)随着抑郁程度的不断提高,个体对消极情绪刺激习惯使用的宣泄策略越多;(4)个体对情绪控制持积极内隐态度,其对消极情绪习惯使用的认知忽视策略越多且认知重视策略越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一种共变信息的理性与利己的归因
    马伟军, 冯睿
    2011 (3):  62-68. 
    摘要 ( 1343 )   HTML ( 22 )   PDF(891KB) ( 2007 )  
    人们的归因中同时存在理性归因与利己归因。本研究通过一个实验探讨了对一种与自我相关联的共变信息的归因中是否同时表现出这两种归因。实验中被试阅读并想象一些情境,情境中包含被试好/不好的行为或结果及一种相关的共变信息,然后在4个原因维度进行归因。结果表明同时表现出理性归因与利己归因,并且互不干扰。作为理性归因,一种共变信息被归于人的内因或外因的同时,还被归因于归因的联合模型所预测的与该种共变信息相对应的原因维度。作为利己归因,不受一种共变信息的影响,在4个原因维度均表现出利己归因偏好。最后探讨了共变信息等的背景信息对利己归因偏好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育史
    略论孔门诗书礼乐之教 
    ——基于“新基础教育”学生工作改革实践的研究
    陈桂生
    2011 (3):  69-74. 
    摘要 ( 1203 )   HTML ( 20 )   PDF(882KB) ( 1932 )  
    依据《认语》中传递的同诗书礼乐之教相关的信息,着重考察孔子授业的性质。从中察觉孔子教有别于一般的伦理道德之教,而属于以礼乐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君子儒之教。这种君子之教同近代人际关系平等取向的伦理道德教育有根本性质的区别。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说叙事中的清末教育改革
    王伦信
    2011 (3):  75-81. 
    摘要 ( 1254 )   HTML ( 21 )   PDF(888KB) ( 1684 )  
    受维新人士对小说启蒙作用的认识进而发起“小说界革命”的影响,清末小说的译介和创作进入到一个空前的繁荣期,教育改革作为清末新政的重要内容成为新小说创作的题材之一。通过撷取清末教育题材小说中有关教育改革的叙事片断,透过其常见主题和有关新式学堂办理、教学等情形和师生生活细节的描述,可以揭示小说语境中教育革新与守旧、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冲突,及其所呈现的清末新式学堂图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夏大学教育系科的发展及启示
    侯怀银, 李艳莉
    2011 (3):  82-90. 
    摘要 ( 1362 )   HTML ( 22 )   PDF(891KB) ( 1617 )  
    大夏大学教育系科经历了教育科、教育学院、文学院下设教育学系、重设教育学院四个发展阶段,呈现出以下特征:培养目标上注重学术性和社会应用性结合;课程设置上注重面向实践,必修选修结合;教师队伍以国外留学生为主;生源稳定,占学校总人数比例较高;教学管理标准规范且不失灵活;学生活动注重理论和实践有机统一。大夏大学教育系科的发展提供了以下启示:教育系科在讲求学术性的同时要注重社会应用性的发挥;课程设置上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知识的整合;教师专业素养提升要注重“三结合”;学生培养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校改革是教育改革的中心? 
    ——杜威学校教育思想探究
    郭法奇
    2011 (3):  91-96. 
    摘要 ( 1604 )   HTML ( 23 )   PDF(889KB) ( 2418 )  
    杜威学校改革思想是其学校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杜威通过创办芝加哥实验学校,提出了学校改革的基本设想。杜威认为,传统学校与儿童生活相隔离,教育目的和内容缺乏有效联系。现代学校作为整体教育机构和作为整体生活的有机结合,是联接社会多方面生活的中心,儿童在与多方面生活的联系中成长。杜威学校改革思想的核心是学校要参与社会的变革,成为教育改革的中心。杜威的学校改革思想反映了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