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31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3-12-20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教育理论
    论学校教育与学生自主性发展 
    ——与西方学者汉德等人对话
    熊川武,江玲
    2013 (4):  1-10. 
    摘要 ( 727 )   HTML ( 41 )   PDF(993KB) ( 2534 )  
    西方学者汉德相继发表的“反对把自主性作为教育目的”等文章,忽略了学生自主性的特殊性与学校教育目的的特定功能,用社会成员自主性和社会情境这些与“教育目的”几乎没有对应关系的“前提”推导出“自主性不能成为教育目的”的结论,存在概念不清与逻辑混乱的问题。对这些观点进行质疑,旨在强化学校教育目的应与时俱进,引领学校在发展学生自主性上大做文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系统视阈下教育领导力研究领域、体系与范式构建
    许国动,胡中锋
    2013 (4):  11-17. 
    摘要 ( 707 )   HTML ( 146 )   PDF(1129KB) ( 3163 )  
    随着领导理论的发展,领导力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教育领导学的出现和兴起,教育领导力也将成为教育领导学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通过文献分析发现,教育领导力研究多停留在校长领导力的研究层面。然而,教育领导力研究远非如此疆域。在领导学、政治学、历史学、人类学和教育管理学等多学科视野下,教育领导力研究是由体系、领域和范式三个子系统组成,他们以特定的排列组合方式内聚和耦合成庞大的研究系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价值博弈中的我国班级教育研究:历程、内容与路径
    黄小莲,刘力
    2013 (4):  18-26. 
    摘要 ( 638 )   HTML ( 32 )   PDF(972KB) ( 1960 )  
    建国至今,我国的班级教育研究经历了介绍引进、践行改造、严重破坏、发展实验、反思重建、深化拓展六个阶段;在价值取向上表现为从集体主义为核心,走向集体与个性的平衡,以及迈步新集体主义的博弈;在研究内容上集中于班集体建设、班级性质、班主任工作三个方面;在研究路径上基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视野。展望未来的班级教育研究,应在复杂理论的方法论指导下使研究成果走向经验与理性的整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乡社会结构变动与高中教育机会分配
    ——基于甘肃Q县初中毕业教育分流的分析
    杨宝琰,万明钢
    2013 (4):  27-38. 
    摘要 ( 605 )   HTML ( 32 )   PDF(948KB) ( 2636 )  
    高中教育机会在人口中的分配形态,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等教育机会的阶层分布特征。研究者基于甘肃省Q县初中毕业教育分流的调查数据,对县域内的高中教育机会分配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初中毕业教育分流过程中存在性别、阶层结构再生产现象;在中等教育阶段验证和支持了MMI假设和EMI假设,“EMI假设”对于中国情况更具有解释力;非农化和非农职业流动并没有为农民阶层带来高中教育机会的提升,甚至具有反向作用;体现文化分层的父亲文化程度是决定高中教育机会最为主要的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考竞争中弱势群体成因的社会学分析
    ——基于场域理论的研究视角
    王龙
    2013 (4):  39-45. 
    摘要 ( 683 )   HTML ( 32 )   PDF(897KB) ( 1760 )  
    当今中国是一个文凭社会、学历社会,高考成为将来可能获得高学历、高文凭的主要实现途径,也是导致社会分化和社会流动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从社会学场域理论的研究视角出发,发现在高考激烈竞争的背后,是考生所处不同社会阶层场域对高等教育资源的争夺。因此,高考竞争中的弱势群体与社会结构中的弱势阶层存在着必然关联。这启示我们在探索高考制度公平性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从三个方面寻求解决路径:其一是增加对高考竞争中弱势群体的教育补偿,其二是建立多元化的人才评价标准,其三是增加弱势阶层的资本积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然教学策略:自闭症干预的PRT技术
    贺荟中
    2013 (4):  46-54. 
    摘要 ( 906 )   HTML ( 1012 )   PDF(923KB) ( 4248 )  
    作为一种自然教学策略,关键反应训练技术(PRT技术)的有效性得到广泛验证,如可提高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语言沟通能力、游戏能力、共同注意与学业成绩等。PRT技术以游戏为基础,以关键反应为目标,瞄准自闭症儿童的核心障碍,产生最大最快的干预效果,使自闭症儿童回归到正常发展轨道。PRT技术在实践中坚持若干提高自闭症儿童动机和促进其多线索反应能力的原则。PRT色含前件、行为和结果中的多种要素。该技术可以在家庭、学校、社区生活环境中实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心理学
    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的倾向及其系统化探讨
    乌阿茹娜,李晓文
    2013 (4):  55-60. 
    摘要 ( 678 )   HTML ( 33 )   PDF(901KB) ( 1901 )  
    已有的自我同一性研究呈现出从状态走向过程研究的趋势,并不断向自我同一性形成机制聚焦;有关同一性形成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观点:自我建构和自我发现。立于动态系统理论,整合分析不同观点,发现二者并非对立矛盾,而是系统中侧重点不同的组成成分。在此基础上探讨方法论,可聚焦研究同一性工作、涌动体验、转折性自我对话。这些概念是观察研究自我同一性动态发展过程的关键变量,是从宏观、中观、微观各层面系统研究自我同一性发展过程的聚焦点。每个层次都关注着系统的交互作用过程,文化和历史背景都交织在其中。同时也是同一性发展干预的切入口。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心理弹性研究中发展威胁指标诸问题
    席居哲,左志宏,马伟军,吴蔚
    2013 (4):  61-68. 
    摘要 ( 701 )   HTML ( 37 )   PDF(1328KB) ( 1926 )  
    发展威胁指标被视为心理弹性的“试剂”,对其整体状况进行恰切评定,是展开心理弹性研究的重要基础步骤,可靠、有效的发展威胁因子评定则赖于对逆境、压力、危险因子属性及其功能特征的深入把握。复杂生态系统使个体可能面对的威胁因子多种多样,这给把握发展威胁指标带来了挑战,研究者需要注意一系列重要问题:已有大多数研究主要关注外部威胁因子,对内部因子不够重视;发展威胁因子需达到一定严重程度,才能较好检测(非)心理弹性;研究者需在兼顾远端危险(危险指示)的前提下,着重考察近端危险(危险媒质)的作用过程;还需识别那些可在危险资源连续体上游滑之因子,即危险/资源因子。心理弹性研究者了解这些问题,对于提高研究的揭示效力与概括化程度大有裨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格判断的准确性:信息数量和质量的作用
    陈少华,曾毅
    2013 (4):  69-74. 
    摘要 ( 736 )   HTML ( 34 )   PDF(1064KB) ( 2599 )  
    良好的信息是影响人格判断准确性的重要调节变量,信息是否良好取决于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信息数量假设认为,判断者对判断目标的人格信息了解越多,其人格判断越准确。当信息数量有限时,内隐人格理论和假定相似性会通过额外信息影响判断的准确性。在信息数量相同的条件下,信息质量决定了判断的准确性。对于准确的人格判断,价值信息比事实信息更有效,私密信息比公开信息更重要。此外,情境强弱对行为信息的质量有重要影响。判断者与判断目标的熟悉度和关系质量是获取信息的关键。未来的研究应着手解决信息数量与质量的量化、人格判断的生态效度及其与其他变量交互作用等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育史
    路在何方:抗战前中学生出路探析
    杨国山
    2013 (4):  75-81. 
    摘要 ( 640 )   HTML ( 28 )   PDF(970KB) ( 1759 )  
    抗战前,中学生在升学和就业方面均面临严峻的形势。中学生无出路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这种现象的出现对社会秩序、经济发展、学校风气、教育威信等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究其原因,除了受当时的社会经济大背景影响外,还与中学教育同社会需求脱节、中学生没有正确的择业观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百年大计,根在树人
     ——光华大学校长张寿镛的办学之道
    吴雯
    2013 (4):  82-88. 
    摘要 ( 1037 )   HTML ( 28 )   PDF(957KB) ( 1551 )  
    张寿镛在担任光华大学校长期间,始终重视学生精神的培养,在其影响之下,光华大学逐渐形成了爱国精神、艰苦办学精神等核心思想;教育思想上,他关注学生的心理建设,强调知行合一,中西并重、兼容并包,注重加强学生理论和实践的协调统一,并着意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的精髓来锻造学生。此外,张寿镛还是一位著名的藏书家,抗战时期与张元济、何炳松、郑振铎等人一起,在上海秘密抢救大量古籍,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传统教育哲学批判:杜威的思辩与逻辑
    郭法奇
    2013 (4):  89-95. 
    摘要 ( 921 )   HTML ( 26 )   PDF(898KB) ( 2217 )  
    杜威对传统教育哲学的批判是研究杜威与现代教育关系的途径之一。杜威从“个体与国家”关系的维度出发,分析和批判了柏拉图、18世纪“个人主义”和19世纪的教育哲学。指出个体的存在与国家的存在是一致的;个体不能从属于国家,也不能超越国家;国家应该通过设置教育机构为每个人的自由和多方面发展提供条件。杜威的研究为认识现代社会中个体与国家的关系和现代教育的本质提供了重要的解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